這是一所城市中的“森林幼兒園”,朝園內望去,銀杏、香樟、水杉等高大喬木映入眼簾,步進其中,各式草坪、花卉,自由的在這里生長。大自然是孩子們最好的課堂和游樂園,我們所做的就是在蒼白的城市環境中,盡可能還原它。
# 在柔軟的草坪上奔跑是孩子們的天性
當陽光拂過樹梢,風打林間過,帶來鳥雀的歡叫,躺在濃濃的綠意里,讓身心重歸自然,是否更適合探尋生命原初的悸動,更讓我們回想起兒時簡單而純粹的童趣。
在本項目中,草坪是最常見的空間元素,每一處都承載著豐富多樣的功能屬性,閱讀、運動、戶外課堂、小劇場、種養殖……
在柔軟的草坪上奔跑玩耍,在木質平臺上閱讀、休憩,是孩子們的天性。
在種養殖區域,設計師將原有功能單一的場地改造,使其融合了陶藝木工坊、書香長廊、角色扮演等多種功能,通過各式汀步、小道進行連接,極大提高空間利用率的同時也讓戶外環境更加自然和諧。
孩子們在這里感受、觀察、合作、交流,身心融入自然,在自然中學習與成長,達到人與人、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教學目的。
#在小朋友們眼中,一切都簡單而又可愛
在成人視野中,我們習慣于將獨具結構特色的造型抽象成晦澀深邃的意識形態,但是在小朋友們眼中,一切都簡單而又可愛。
從正門入,是孩子們的運動區和大型玩具區。籃球場、足球場、環形騎行道、30米跑道、仿植物造型大型玩具等,能夠滿足大部分常規的戶外集會活動和游戲需求。
在運動能力之外,藝術審美和色彩的運用更傾向于是一種直覺,它可以在幼兒時期便被培養,這種能力不應該在單調的配色中被剝奪,而是應該在孩子們腳下,開始是凝固的,當他們奔跑時,便會賦予這些顏色更具想象力的形狀。
在大型玩具區里,還躲藏著許多極具童話感與生命力的元素。
孩子們的視野中萬物有靈,他們可以輕易為某個形狀建立一種獨特的生命聯系,房檐上打瞌睡的貓、小煤球、大嘴巴怪獸和棉花糖精靈,以及松果小屋里酣睡著的松鼠寶寶。尤其是當我們將二層連廊與大型玩具連通時,愿意乖乖走正門的可能只剩下大人了。
# 木質平臺和小船提供了豐富的游戲場景
園內南北各設了兩個造型不同的沙水區,可滿足不同年齡的孩子游玩。
對于孩子們來說,即使只有簡單的沙和水,他們也能在沙水區玩的不亦樂乎,但豐富的沙水游戲設備可以提供更多的游戲行為,豐富游戲內容。
當太陽過大時,沙水池內的大樹和張拉膜可以為孩子們遮陰,木質平臺和小船提供了豐富的游戲場景,多樣的玩沙玩具可以幫助幼兒在游戲中收獲更多樂趣。
在戶外環境構建中,我們常喜歡制造微地形,這可以讓環境變得更具自然性,更易激起兒童探索的熱情,樹屋玩具安放在沙水池邊的坡地上,適合那些鐘情于奔跑與攀爬的大中班孩子們。
# “銀杏之鄉”——邳州
本項目位于邳州,邳州被稱為“銀杏之鄉”,市內更是設有國家銀杏博覽園,于是我們利用園內南邊相對較窄的通道,在道路兩邊種植銀杏,還原邳州的銀杏奇觀“時光隧道”。
秋冬時節,金黃的銀杏葉總是與天邊的晚霞相映成趣,孩子們可以在溫柔而又寧靜的秋意中感悟家鄉文化,提高認同感和歸屬感。
申明:禁止以商業性目的使用『希園設計』的內容,非商業性轉載請聯系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