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師范大學學前教育研究所所長許卓婭教授在談到幼兒音樂教育時指出,幼兒音樂教育是通過音樂活動進行培養與教育,讓孩子全面發展,成為完整的人。音樂是一門聽覺藝術,生活中的各種聲音都有可能成為藝術之聲。有這樣一個力行音樂教育的團隊,他們希望用音樂來培養幼兒,讓他們成為樂觀積極、熱愛藝術、富有創造力的孩子。為了讓孩子們在幼兒園中就能受到藝術潛移默化的影響, 希園將音樂的特征賦以色彩與線條,用更具象的場景讓孩子們更直觀地感受音樂的律動。
音樂元素無處不在 整個幼兒園都是流動的音符
音樂作為一種比較抽象的藝術形式,音律、節奏、樂曲結構都有高度的邏輯性,為了讓孩子們能更好的感受到音樂的韻律和魅力,希園的設計師們將音符的律動融入到建筑中。波瀾起伏的欄桿和天花板象征著音階的高高低低。
園中門上的觀察窗是全音符,門把手是四分音符,樓梯扶手是八分音符,讓樂理知識融入孩子們的日常生活中,讓音樂教育潤物細無聲。
園所中,隨處可見鋼琴的元素:樓梯、活動室收納柜、音樂室的天花板上都融合了鋼琴鍵的黑白元素。音樂室的地板鋼琴讓小朋友可以直接與音樂互動。大廳的墻壁上繪有音樂波動的線條,墻面上裝飾著一條流動的五線譜,整個幼兒園沉浸在音樂的海洋里。
從音樂出發, 培養全面發展的兒童
多功能室兼具禮堂與運動場的功能,平時是孩子們進行籃球、足球運動的場地,又能在特殊時期作為園內舉辦大型表演、匯報等活動的室內場所。
建構室是孩子們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開始。融思維、操作、藝術、創造為一體的建構活動,有利于提升幼兒的建構技能、空間能力、交往能力、觀察能力等能力。希園設計了不同的區域,可以提供多元、多層次的建構體驗。孩子們可以模仿著這里的小屋搭建樓房、圍墻,也可以與伙伴們一起搭建小小游樂場,創造自己喜歡的世界。
音樂幼兒園不僅僅是培養孩子的音樂興趣,更重要的是以環境來影響孩子的藝術敏感度,提升藝術素養,提高孩子的審美水平,從而實現孩子更全面更個性的發展。希園將音樂的藝術融入到幼兒園的建筑中,讓藝術不止停留在老師的教導中,更融入孩子們的生活中,提高孩子們對藝術的感知力和想象力。
申明:禁止以商業性目的使用『希園設計』的內容,非商業性轉載請聯系我們。